最新公告

感謝各位朋友對於本站的支持鼓勵,為了提供更完整的內容,筆者將過去獨立版面的文字集結於新站:夏一跳的私房觀點(樂觀進取愛分享),歡迎舊雨新知繼續給予批評指教!

2012年4月12日 星期四

台生如何在大陸追逐夢想

台生與兩岸關係的時代背景緊密相連,兩岸經貿、文化、教育等交流活動日益頻繁,這對兩岸交流中的台生來說,更是感受真切,深有體會。

2012新學期開始,台灣學生陸續返校,根據大陸教育部最新統計,截至2012年1月,到大陸就讀的台灣學生累計已經達到3萬多人,目前在校生為7000多人,去年大陸各高校招收台灣學生2000多人。

中新網台灣頻道推出主題策畫《這些年,台灣學生在大陸追逐夢想》報導指出,從1985年開始,大陸高等院校開始招收台灣學生,隨著兩岸經濟、文化領域交流的不斷發展,到大陸求學的台灣學生數量不斷增加。

時任教育部港澳台辦常務副主任丁雨秋2005年曾經介紹,1985年到2000年大陸高校招收的台灣本科學生為2895人,研究生864人;2001年到2004年這4年間招收了台灣本科生2875人,博士碩士研究生2766人;2004年台灣學生到大陸求學的人數創歷史新高,達到了1777人。

 十年前台生水準參差不齊

北京大學兩岸文化交流協會主席蔡秉憲日前接受採訪時表示,2000年至2005年,來大陸求學的台灣學生開始多元化,有成績很優秀的、有在台灣沒有好大學上的、也有為到大陸經商而來的,每個人都有不同因素和考量,這個階段,台灣學生的學業水準相對參差不齊。

他認為,在2005年至2008年期間,是一個台灣學生來大陸求學人數的緩衝期。之後,尤其2010年大陸承認台灣地區學測考試(高考)成績,台灣學生到大陸求學,無論是人數,還是學業水準,都有較大提升。他預期,未來在兩岸和平和共同發展的基礎上,台灣學生來大陸求學人數會越來越多,也會愈來愈多元化。

 台生探索生存新法則

由於兩岸教育制度不盡相同,教育理論也有很大差異,台生到大陸求學首先需做好吃苦的心理準備,原因在於到大陸異地求學,需要適應陌生的環境,接觸陌生的人和事,所有的一切都要從新開始,在不同的環境中,探索出自己生活和生存的新法則。

目前,大陸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無論經濟發展,還是綜合實力,都得到了跳躍式發展。台灣學生的眼光也由台灣島內,逐步轉向大陸市場的發展空間。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二年級徐華陽說,「如果在台灣學習4年,再想進入大陸市場就非常難,畢竟大陸的發展潛力是有目共睹的。」

除看重大陸市場外,大陸學歷也在考慮範圍之列。就讀人大碩士班的陳怡秀說,當初她在台灣學法學,要考大陸學校還是有風險的,因為法學有它的地域性,大陸學的法律到台灣不適用。

她說,「來大陸求學,對於就業來說,時間和成本都是最低的,法學專業2年內可以拿到學歷,相較之下,在台灣一般要3年至4年。」

 到大陸求學各有初衷

與法學同樣到台灣就業也存在問題的,便是中醫學。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鄒易良說,到大陸學中醫,「因為在台灣要考中醫學非常難,而哥哥也是從醫的,家裡也有門診,因此,我也有興趣,現在這個目標基本都達到了。」

曾永欣說,她來大陸學中醫的初衷,是在台灣讀完中藥專業本科後,「因為自己有興趣,一部分也是家人的希望。」

談到來大陸求學的初衷時,就讀上海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二年級的俞柔安說,「如果留在台灣上大學的話,因為校園很分散,還要自己租房,自己在外面覓食,感覺自己就像進入半社會了,但在大陸求學的話,就沒有這種情況。當初就是想來大陸學習,也沒有考慮很多,也不管那麼多,因為這邊學風好,想來就來了。」

來自台北的蔡秉憲,現為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研究生,也擔任北京大學兩岸交流協會主席,在1999年到清華大學學電子專業,後留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2007年回大陸到北京大學深造。他說,「從小對大陸憧憬,在我們的教科書上,有南京大屠殺記載、大陸省份介紹等,這些都會激起一種想過來看看的想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