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感謝各位朋友對於本站的支持鼓勵,為了提供更完整的內容,筆者將過去獨立版面的文字集結於新站:夏一跳的私房觀點(樂觀進取愛分享),歡迎舊雨新知繼續給予批評指教!

2012年6月21日 星期四

陸生來台 是高度綿密的談判


        市場大、問題多,招收陸生不如預期,學界籲鬆綁;但是台灣也擔憂台灣學生被大陸搶走。
     陸生來台已一年,即將邁入第2年,依例,媒體總要檢討一番,因此,最近在新聞報導上看到許多陸生的抱怨,心軟的台灣人覺得,我們怎麼如此對待陸生呢?看病那麼貴,又不能打工,連實習都有問題,怎是待客之道?陸生那會來呢?
     其實,這遷涉到綿密的談判,台灣相關單位和大陸相關部門的談判,一條一條交換來的,例如台生在大陸沒有醫保,陸生在台灣沒有健保;但其中台灣更難處理的是,大陸可以規定陸生不能來,陸生就來不了台灣,但是台灣不能規定學生的去處,只要一開放,就是一條大路,台灣甚至連學生出國去了那裡都不知道,因此台灣對於所有的開門都顯得謹慎緩慢。
     不能說的秘密擔心磁吸效應
     教育部還有一個不能說的秘密,就是擔心「磁吸效應」,大陸的學費、生活費一般比台灣便宜,還設有獎學金,目前台灣只承認41所「985工程」大學學歷,就有許多憑著學測成績頂標、前標的學生到大陸讀書,如果再開放承認「211工程」一百多所大學學歷,那走的人更多了,台灣的大學會受到更大的衝擊,同時大陸大學目前靠著學長姐和校友會的關係到台灣宣傳,影響力會多大,其實並不清楚,可以說是還在試水溫的階段。
     據了解,雙方教育部的談判常常進行,但都是私下進行,台灣也知道大陸對於我們只承認41所   大學學歷非常不滿,對於台灣不讓大陸大學來台灣宣傳也不滿,因此限制台灣的大學也不能去大陸宣傳,這些私底下的攻防戰悄悄上演,但門外的人不容易看清楚,而且一位教育界人士說,教育部主張不了太多,大多是陸委會主導,更特別的是雙方沒有簽過任何的協議,都是以共識來處理。
     去年首度開放陸生來台即就讀學位生,教育部核定2141人,只收到928人,一般認為主要原因在於準備不足、欠缺經驗、宣傳效果不彰;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楊景堯等人認為「三限六不」太嚴格,政府的陸生政策應適度放鬆。
     陸生來台是高度政治化問題
     但前陸委會副主委、政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趙建民曾在一項會議中明白指出,陸生來台是高度政治化問題,他說,許多陸生要求台灣政策開放並「國際化」,但恰恰是大陸阻止了台灣的國際化。
     台灣傳播管理研究協會理事長、銘傳大學傳播學院前院長楊志弘說,媒體對於「三限六不」的報導沒有說清楚,容易造成誤解混淆,他認為,我們看待陸生可以用「公民納稅」和「學校辦學成本」的角度來看,就會比較清楚,不會充滿了情緒。他說,國外大學也一樣,就像美國大學的學費、住宿收費對於本州、本國和外國學生都有不同的等級,這和教育事業常常由政府補貼有關,公民有否納稅,盡了多少義務,都有非常大的差異。
     公民納稅角度來切入
     現在大多時間在大陸北大、復旦大學擔任客座教授的楊志弘,對於大陸學校和學生有更多的了解,他建議,因為台灣資源有限,修改政策應該由公民納稅的角度來處理陸生來台各項事務,會讓事情更簡單明瞭,也不會產生衝突,對於學生的成本問題,他認為台灣的學校應該要再仔細研究計算。
     台灣招收陸生原本是希望改善部分私校招生不足可能面臨倒閉的問題,但是陸生來台政策遭到綠營強烈質疑,因此以「三限六不」方式在立法院闖關,當時的教育部長吳清基都覺得是不得已的措施,希望日後再修正,而 陸生來台後,果然多數陸生對「三限六不」迭有怨言,也成為影響招生情況的變數。
     雖然談判的過程關卡重重,所幸今年報名大學學位生仍較去年小幅成長,預計錄取人數也將比去年略多,而短期交換生則不斷大幅成長,教育部也正積極研擬鬆綁陸生來台規定,兩岸學子交流己進入了新時代。
資料來源:旺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