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感謝各位朋友對於本站的支持鼓勵,為了提供更完整的內容,筆者將過去獨立版面的文字集結於新站:夏一跳的私房觀點(樂觀進取愛分享),歡迎舊雨新知繼續給予批評指教!

2012年4月12日 星期四

台生如何在大陸追逐夢想

台生與兩岸關係的時代背景緊密相連,兩岸經貿、文化、教育等交流活動日益頻繁,這對兩岸交流中的台生來說,更是感受真切,深有體會。

2012新學期開始,台灣學生陸續返校,根據大陸教育部最新統計,截至2012年1月,到大陸就讀的台灣學生累計已經達到3萬多人,目前在校生為7000多人,去年大陸各高校招收台灣學生2000多人。

中新網台灣頻道推出主題策畫《這些年,台灣學生在大陸追逐夢想》報導指出,從1985年開始,大陸高等院校開始招收台灣學生,隨著兩岸經濟、文化領域交流的不斷發展,到大陸求學的台灣學生數量不斷增加。

時任教育部港澳台辦常務副主任丁雨秋2005年曾經介紹,1985年到2000年大陸高校招收的台灣本科學生為2895人,研究生864人;2001年到2004年這4年間招收了台灣本科生2875人,博士碩士研究生2766人;2004年台灣學生到大陸求學的人數創歷史新高,達到了1777人。

 十年前台生水準參差不齊

北京大學兩岸文化交流協會主席蔡秉憲日前接受採訪時表示,2000年至2005年,來大陸求學的台灣學生開始多元化,有成績很優秀的、有在台灣沒有好大學上的、也有為到大陸經商而來的,每個人都有不同因素和考量,這個階段,台灣學生的學業水準相對參差不齊。

他認為,在2005年至2008年期間,是一個台灣學生來大陸求學人數的緩衝期。之後,尤其2010年大陸承認台灣地區學測考試(高考)成績,台灣學生到大陸求學,無論是人數,還是學業水準,都有較大提升。他預期,未來在兩岸和平和共同發展的基礎上,台灣學生來大陸求學人數會越來越多,也會愈來愈多元化。

 台生探索生存新法則

由於兩岸教育制度不盡相同,教育理論也有很大差異,台生到大陸求學首先需做好吃苦的心理準備,原因在於到大陸異地求學,需要適應陌生的環境,接觸陌生的人和事,所有的一切都要從新開始,在不同的環境中,探索出自己生活和生存的新法則。

目前,大陸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無論經濟發展,還是綜合實力,都得到了跳躍式發展。台灣學生的眼光也由台灣島內,逐步轉向大陸市場的發展空間。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二年級徐華陽說,「如果在台灣學習4年,再想進入大陸市場就非常難,畢竟大陸的發展潛力是有目共睹的。」

除看重大陸市場外,大陸學歷也在考慮範圍之列。就讀人大碩士班的陳怡秀說,當初她在台灣學法學,要考大陸學校還是有風險的,因為法學有它的地域性,大陸學的法律到台灣不適用。

她說,「來大陸求學,對於就業來說,時間和成本都是最低的,法學專業2年內可以拿到學歷,相較之下,在台灣一般要3年至4年。」

 到大陸求學各有初衷

與法學同樣到台灣就業也存在問題的,便是中醫學。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鄒易良說,到大陸學中醫,「因為在台灣要考中醫學非常難,而哥哥也是從醫的,家裡也有門診,因此,我也有興趣,現在這個目標基本都達到了。」

曾永欣說,她來大陸學中醫的初衷,是在台灣讀完中藥專業本科後,「因為自己有興趣,一部分也是家人的希望。」

談到來大陸求學的初衷時,就讀上海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二年級的俞柔安說,「如果留在台灣上大學的話,因為校園很分散,還要自己租房,自己在外面覓食,感覺自己就像進入半社會了,但在大陸求學的話,就沒有這種情況。當初就是想來大陸學習,也沒有考慮很多,也不管那麼多,因為這邊學風好,想來就來了。」

來自台北的蔡秉憲,現為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研究生,也擔任北京大學兩岸交流協會主席,在1999年到清華大學學電子專業,後留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2007年回大陸到北京大學深造。他說,「從小對大陸憧憬,在我們的教科書上,有南京大屠殺記載、大陸省份介紹等,這些都會激起一種想過來看看的想法。」

2012年4月10日 星期二

專業碩士已漸成中國考研主角

在2012年165.6萬人的考研大軍中,專業碩士因其報名人數的迅速增長成為一支備受矚目的隊伍,但實際在專業碩士設立之初,報考專碩的考生卻曾一度被邊緣化。2009年在全國招收的40多萬研究生中,專業學位研究生僅佔到大約10%。而到2012年考研,這一數字呈現了顯著的變化,全國報考人數為165萬,報考專業碩士人數達43.7萬人,佔報考人數的26.4%。“報考人數相對少,競爭也沒那麼激烈,實踐課程和項目課程,對未來的實際工作更有用”,成為很多報考者的理由。

過去很多人都對專碩有誤解,甚至不知道專碩也是雙證文憑,主動報考的人不多,多數都是調劑後的選擇。但真正入學後就會發現,專碩的課程更偏重實際應用,主要以實踐教學為主,以理論學習為輔,並且實行雙導師制,既有主管教學的老師,同時也會有具備豐富經驗並取得一定成就的校外導師。

專業碩士一直主打“應用型人才培養路線”,甚至一些管理類專業碩士不接受應屆生報名,在職人員自然成為了專碩的主力生源。學習時間不固定、生源分佈零散等,一直是這些在職考生身上最為糾結的特點。有關人士表示:“雖然從09年起應屆生也能報考專業碩士,但是在職人員依然是專碩的主力生源,這次管理類6個專業碩士取消初試政治科目考察的改革,用意也是在吸引更多有工作經驗的在職生源。在職人士考專業碩士應切記,首先明確目標和自身情況,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也可以在輔導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切記盲目為了考研放棄工作或者為了工作忽視對於考研的準備。

2012年4月9日 星期一

大陸經濟 邁入「微時代」

中國大陸經濟的整體走勢,是經濟成長微跌,物價微漲的狀態。這種「微」表現,在全球經濟仍未明朗化的背景下,在中國大陸當局力圖推動結構調整的背景下,應算是較理想的狀態。

但經濟走勢的「微」表現,又是不穩定、不具持續性的表現,因為目前出口可能進一步滑落,而投資又遇冷,內需有一定拉動作用但仍感乏力,於是經濟成長的拉動力偏弱,經濟隨時有進一步下滑的可能。

經濟可能下滑,通膨則可能加劇。大陸主管當局國家發改委,與國企「三桶油」勾結,大幅提加油價。

雖然以大陸的「中國特色」,民間反應未如台灣般強烈,但其加價傳導作用,前所未見的快速呈現,大陸車主們發牢騷當局可以不理,蔬菜和副食品急劇加價,引起民眾罵大街,當局才會操心。而當這加價作用傳導到農業生產資料,影響到秋糧的耕種,當局才會著急。到時以大幅補貼來化解積怨,保農業生產,但通膨隨之加劇,已有可能。

在這種經濟前景下,當局預定採取的宏觀調控動作,叫微調。這是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定的,在3月人大會議中,溫家寶報告中重申,以及最近在福建召開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四省市經濟形勢座談會,強調的也是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

所謂微調.有三層意思,首先是經濟走勢判斷,總結一個「微」字,針對的是經濟「微表現」,如果經濟大起大落,當然不能微調;其次是意謂大方針不變、大政策不動;其三是在穩增長、防通膨的基本政策面上,推出一些輕手輕腳的措施。

大陸宏觀調控工具,主要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動靜不會太大,只有小幅度的所謂「結構性減稅」,又不可能動用財政支撐大投資,只會玩點小補貼,緩解價格壓力。

在貨幣政策方面,已有金融專家預測,會出現「微鬆」的局面。貨幣政策只是微微地放鬆,主要理由是一方面要穩增長,一方面要防通膨,所以只能「微鬆」。而「微鬆」,就是貨幣政策在前期比較緊的基礎上,出現一些鬆動,如繼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差別化降低利率,放鬆信貸等。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中國大陸外籍生 2020年將達到50萬人

大陸經濟發達,各國企業都想進大陸發展,大陸外籍學生人數去年已達29萬人,創史上新高。大陸預計到2020年將吸納50萬留學生到中國求學,成為亞洲最大留學國。

去年到大陸留學的外籍學生總人數、生源國家和地區數、以及中國政府獎學金生人數四項均創新中國成立以來新高,而美國為加強對大陸的瞭解,至2014年前,將招收10萬名美國大學生及教育工作者至中國各大學留學或進行海外研修。將為大陸帶來更多的外籍生。

中新網報導,為了提高大學的國際地位,構建世界一流大學,正加大力度吸引國際留學生到中國讀書,預計到2020年將吸納50萬留學生到中國求學,成為亞洲最大的國際學生流動目的地國家。

 大陸外籍生突破29萬

2011年,到大陸的外國留學生總數首次突破29萬人。按國別統計,來華留學生人數名列前10位的國家是韓國6萬2442人,美國2萬3292人,日本1萬7961人,泰國1萬4145人,越南1萬3549人,俄羅斯1萬3340人,印度尼西亞1萬0957人,印度9370人,巴基斯坦8516人和哈薩克斯坦8287人。此外,來華留學生人數超過5000名的國家還有法國7592人、蒙古7112人和德國5451名人。

大陸經濟發達,各國企業都想進大陸發展。美國總統歐巴馬為強化美國對中國的瞭解,加深美中交流,於2009年底宣布「十萬強」(100,000 Strong Initiative)計畫,期望以各種鼓勵方案於2014年前,招收10萬名美國大學生及教育工作者至中國各大學留學或進行海外研修。

「十萬強」計劃最早是美國總統歐巴馬2009年11月訪問中國期間宣佈的,目的在於加深美中在教育、科技和體育等領域的互動合作。根據美國國際教育學院統計,2009年到2010年,共有1萬4000名美國學生在中國求學。美國留學生的前五大目的國為英國、意大利、西班牙、法國、中國。

 十萬強籌得1400萬美金

美國東亞事務助理國務卿高級顧問、「十萬強」計劃負責人卡羅拉.麥格吉福特3月在上海接受採訪時表示,2011年中國在美留學生有15.8萬,與2010年相比,增加了30%。美國赴華學子和中國在美留學生人數相比,存在較大「逆差」。美方歡迎中國留學生到美國學習,也鼓勵美國學生到中國學習,在中國文化環境中真切了解中國。

麥格吉福特表示,「十萬強」計劃雖然由美國政府發起和協調,但所需資金主要來源于美國企業、基金會以及慈善人士捐贈。美國政府自2011年起開始籌資,至今已籌得1400萬美金。中國政府也大力支持該計劃,並承諾為來華學習的美國學生提供2萬份獎學金。

 亞洲留學生占六成

2011年,全年大陸學習的外國留學人員總數增加一成,首次突破29萬人,按洲別統計,來自亞洲的留學生人數占首位,計18萬7871名,占全年來華留學生總數的64.21%;歐洲為4萬7271名,占16.15%;美洲為3萬2333名,占11.05%;非洲為2萬744名,占7.09%;大洋洲為4392名,占1.50%。從增幅上看,來自非洲和美洲留學生人數增長顯著,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6.46%和18.75%。

 學位生占四成

按留學生類別統計,非學歷生17萬3774名,約占六成。學歷生11萬8837名,占來華生總人數的四成,其中專科生和本科生8萬8461人,占學歷生總數七成五;碩士研究生2萬3453人,占二成;博士研究生6923人,占5.83%。

大陸教育部將繼續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切實落實《留學中國計劃》,進一步優化留學環境,爭取到2020年全國當年外國留學人員數量達到50萬人,成為亞洲最大的國際學生流動目的地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