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感謝各位朋友對於本站的支持鼓勵,為了提供更完整的內容,筆者將過去獨立版面的文字集結於新站:夏一跳的私房觀點(樂觀進取愛分享),歡迎舊雨新知繼續給予批評指教!

2012年8月26日 星期日

台生大陸任教 教師證增福利


      大陸國台辦日前宣布多項台生就業的利多,其中以台灣民眾可取得大陸高校的教師證,最受台生歡迎。台生若能取得教師證,不僅可享受和大陸人同等的福利,「業外收入」更是差很大。至於進入大陸事業單位就職,雖然政策開放更多機會,但是否真會釋出名額給台生,還有待觀察。
     相較於台灣規定陸生在台不得打工、考證照和工作,台生在大陸不僅可以打工,還可報考醫師、律師、會計師等多項專業證照並獲得工作權。今年6月第四屆海峽論壇中,大陸更進一步宣布台生在大陸就業的利多。
     4項利多 台生就業路更廣
     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王毅在第四屆海峽論壇中宣布四項有關台生就業的利多:第一,積極促進在大陸畢業台生和其他台灣居民可與大陸居民同等條件到大陸企業就業;第二,在大陸畢業台生及其他台灣居民到大陸事業單位(教育、科學、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醫療衛生機構等非企業的半官方機構)就業試點省市,從原有的福建、江蘇2省,新增天津、上海、浙江、湖北4省市;第三,加強在大陸畢業台生及其他台灣居民的就業服務;第四,據大陸教育部最新決定,台灣居民可以在大陸高校申請教師資格證。
     這其中,以取得大陸高校教師資格證最讓台生感到鼓舞。事實上,目前已有不少台生在大陸大學任職,能不能拿到教師資格證,對他們來說,「差別可大了!」台灣留學大陸青年學生發展協會副會長陳正騰表示,目前台生在大陸任教是約聘制,3年一聘,學校會看表現決定是否續聘,但續聘沒有固定指標,不累計年資,相當沒保障。若有了教師資格證,工作固定,且有「三險一金」即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購房貸款時使用)等福利,且年資可累計為升等之用。
     是否有教師證,待遇上沒太大差別,但「額外收入」差很多。以剛拿到博士學位「菜鳥」教師而言,在大陸沿海城市大學任教,有無教師證年薪都是6到8萬人民幣,3到5年資歷約8到10萬人民幣年薪,再往上就看個人行情。單就本薪來看,待遇比台灣大學教師低不少,但大學教師除薪水外,還有額外收入。
     例如有一定年資、在專業領域小有名氣後,較容易接研究案,也容易受邀演講,在大陸一場演講從5000人民幣起跳,台灣的行情3000~5000元新台幣就不錯了,相差近5倍。能夠升等「有牌」教師更容易累積名氣,新的政策利多可讓更多台籍教師有機會大幅提高收入。
     陳正騰很鼓勵台生留在大陸任教,一來台灣少子化,教師工作愈來愈難找;二來大陸學歷要經過重重考驗才能獲得台灣採認,顯然目前台灣的政策並不歡迎台生回台。
     對事業單位 台生多採觀望
     至於促進台生到大陸事業單位就業,較多台生採觀望態度。陳正騰解釋,台生以碩博士居多,他們畢業後大多選擇教職,較少進入大陸事業單位。
     而且過去很多大陸事業單位徵人資格限「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這次政策放寬台灣居民可與大陸居民同等條件到大陸事業單位,對台生而言,只是「多了一個機會投履歷表」,不表示大陸真的就會釋出名額給台生,因此此項利多要到明年觀察實際就業情況後,才會較明朗。
資料來源:旺報

2012年8月22日 星期三

大陸台生的醫療保險情況


        大陸不是不願意把台灣學生納入醫療保險網,而是大陸本身醫療保險網還不夠健全。這一點和台灣糾結於陸生身分很不一樣。
     台灣不少「有條件同意」陸生納入健保的人士表示,如果大陸對台灣學生有相應的醫療保險照顧,就不反對在台陸生納入健保;那麼,目前大陸台生的醫療保險情況究竟如何?
     陸醫療保險網尚未健全
     持平地說,台灣陸生和大陸台生的醫療保險面臨不同的問題。台灣糾結於自身的政治意識形態、未修改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目前還沒將陸生的身分從「停留」改為「居留」,因此陸生不能納入健保。
     大陸的問題卻完全不同:全面性醫療保險網尚未健全,有些地區還未從舊制「公費醫療」完全轉到新制「城鄉居民醫保」,或是已經有了「城鄉居民醫保」,但還沒有納入大學生,當然無法顧及台生;但只要有條件實施「城鄉居民醫保」的地區,通常一開始納入大學生時就會把港澳台僑四類學生一併納入。
     2006年之後港澳台僑生的學費等同大陸本地生,而大陸大學生是2009年納入城鄉居民醫保,當時港澳台僑生身分已經等同本地學生,當然就更不會在醫保身分上排除港澳台僑生或調高保費了。
     醫療舊制公務員占便宜
     簡單談一下大陸醫保發展。大陸1952年建立公費醫療制度,主要保障對象是機關、事業單位公職人員,但之後由於經費短缺,公費醫療名存實亡,像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就沒有財政補貼。1998年大陸國務院發布《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所有用人單位(包括機關事業單位)及其職工都要參加城鎮職工醫保,但當時不同群體的醫保待遇差別甚大:公職人員使用公費醫療,政府負擔90%以上保費;職工使用城鎮職工醫保,政府負擔70%以上保費;農民使用新型農業合作醫療、一般居民使用城鎮居民醫保,政府僅負擔60%保費。換言之,公務員還是占了很大便宜,且這種情況到現在仍然存在。
     大學生很晚才被納入政府管理的醫療保險中。2009年,大陸國務院推出《關於大學生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若干意見》,又叫大學生醫保,要求各類全日制大學的學生(包括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都要按「屬地管理」原則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由各級政府、學校和學生個人等三方分攤醫療保險,其中隸屬中央的大學就由中央政府補助保費、省級大學就由省政府補助保費,以此類推。
     陸學生醫保境外不核銷
     當年已有杭州、南京、福建等地將港澳台僑生一併納入大學生醫保,四川、武漢、廣州等地2010年以來陸續加入。廈門大學2009年的公告表示,所有學生包括港澳台僑生都將納入廈門醫保範圍,費用和大陸學生一樣都是一年50元(人民幣,下同);廈門市政府每人每年補助190元,台灣學生一年內可享最高7萬元醫保支出。當年福建省政府也規定,大學生只有住院(包括急診觀察室留院觀察)和門診大病才能用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日常醫療補助經費由學校全額負擔;此外城鎮居民基本醫保也不支出境外就醫費用。這一點和台灣健保可供台生、台商回台核銷不一樣。
     第二點不一樣的是,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目標是強制保險,但目前還有很多地方採取自願投保。這很大程度是因為各級政府財務能力不一,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能提供的保障並不多。
     例如有些大學已經開始實施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卻又要求學生自行參加商業保險。一所大陸中部985大學就很明白地說,學生參加醫保的保費是每年20元,政府補助100元,也就是每人每年有120元的保險基金,這些資金用以大學生的醫療需求還是不足,因此學校建議學生參加商業保險。當然另一種說法是商業保險公司會給參保學校「返點(即回扣)」,使得學校熱衷於商業保險,對於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興趣缺缺。
     保險基金不多只保大病
     第三點大學生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與台灣全民健保不同的是,前者規定學生住院、門診要去特約醫院,而且住院和門診的特約醫院還不一樣。大學生參加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只負責大病,即住院醫療和門診重病醫療,日常門診是政府委託學校負責,所以門診就醫的醫院通常是校醫院。
資料來源:旺報

2012年8月21日 星期二

陸生元年 未來將走向何處?


「陸生來台」被視為兩岸交流實踐的新突破,第一批正式開放招生入學的陸生,在台灣學習已經一年多,如今第二屆陸生即將入學,「陸生來台」政策究竟是有助於開展台灣教育產業,還是會在政策束縛下後繼無力?再次受到關注。
為了促進兩岸學生交流、刺激台灣學生競爭力,政府在2010年修改陸生來台政策,教育部以「三限六不」作為陸生來台就學和大學學歷的採認原則,但是,多數台灣民眾對這項政策概念依舊模糊。所謂「三限」,指的是「限制採認高等學歷」、「限制來台陸生總人數」、以及「限制採認的學歷範圍」;「六不」則是,不加分優待、不影響國內招生名額、不編列政府預算補助、不允許校外打工或兼差、不得報考公職,以及不會有就業問題。相較於鄰近的香港提供高額獎學金、給予居留權,甚至國籍認定等優惠條件吸引外國學生,台灣的兩岸交流政策顯得相對嚴格。
多數陸生來台之前,對於台灣都沒有太明確的認知,但你我或許沒有想到,不少陸生是抱著「台灣夢」而申請來台。大陸熱門的文化社群網站「豆瓣」,其中就有為數不少的文章以「去台灣」、「我們的夢想在台灣」為主題,討論台灣在地文化、生活型態和旅遊景點。
事實上,許多陸生來台前的台灣印象,來自於種類豐富、娛樂效果十足的台灣綜藝節目。透過這些節目中對食衣住行、社會時事的描述和呈現,使大陸年輕人對台灣寶島產生濃厚興趣和嚮往。此外,國片也是大陸年輕人了解台灣的一個主要窗口。例如,以年輕世代感情為主題的「藍色大門」、「六號出口」、「聽說」;「不能沒有你」,近期更有「艋舺」、「陣頭」、「海角七號」等以台灣傳統歷史和生活背景為表現對象的電影,都成為兩岸學生認識彼此的好話題。
目前,招收陸生的學校都有專門處理陸生在台問題的窗口,他們能夠盡量做到的,不是外界以為的「特別優待」,只是盡量讓陸生在生活上享受到與其它外籍生和僑生相等的權益和照顧。世新大學「境外生辦公室」負責人說,「陸生在台就學,最常面臨的兩個問題就是經濟和醫療」。即使生活費可以依靠家庭資助,不過,一旦生病或受傷,門診、住院的醫療費用在沒有健保補助的情況下,常會成為一筆相當大的開銷,有時甚至寧可忍痛,不要就醫。不過台灣人引以為傲的人情味,在最近「陸生是否納入健保」的議題討論上,似乎並沒有充分呈現出來。
「三限六不」因此被質疑是否是一項「歧視政策」。政策的原始目的是為保障台灣學生權益,避免陸生可能搶佔本國學生教育資源,或危害國家安全。但政策同時也降低陸生的來台意願,即使已經來台,也會因為學業和生活上的種種不便、不公平,而感到困擾。不可否認的是,相關政策的形成,其中有太多的政治考量。面對陸生在台的種種問題,招生學校往往也是第一次遇到,負責人只能盡量為他們著想,發生問題的時候代為諮詢和協助解決,從無到有,摸索出有效的處理方式。當然,不同學校之間的做法和積極程度又各有差別。
還是有台灣人會問:「沒有健保、不能開戶、不能打工、不能留在台灣工作,你為什麼還要來台灣?」在一場北部陸生座談會中,多數陸生都表示,在台灣的收穫多寡、觀感和體驗,絕大部分和對台灣的了解程度、期待、以及在台生活中的個人心態有關,目前唯有期待政策未來可能鬆綁,他們希望「至少可以在台灣打工,瞭解台灣的工作環境」。
現階段,兩岸交流對於來台陸生和台灣學生來說,都還保持著新鮮感,彼此了解有多深,想像有多具體,心態有多開放,體驗就有多美好。一名在台陸生曾投書感性表示「我上輩子應該是台灣人」;一名大陸交換生離台之前,也寫下「從一代女皇到夜市人生,莒光園地到霹靂布袋戲……馬偕到陳樹菊,王永慶到張榮發,蔣方良到周美青」等一連串文字,描述自己對台灣文化的了解。因為在台時間有限,來台機會珍貴,陸生們反而更仔細觀察、融入台灣的在地生活,不僅上課時勇於提問,下課後也樂於和台灣學生辯論敏感的政治議題。
近日有人主張陸生在台應該修習所謂「民主學分」,其實這些多樣文化經驗所蘊含的,正是台灣社會難能可貴的民主包容性。民主和人權,不需要明文規定,不需要刻意提醒,只要陸生有心學習、積極互動,自然就能有最深度的體會。
資料來源: 中廣新聞網

2012年8月15日 星期三

2012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上海交通大學今天(15)公布2012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結果,國立臺灣大學排名第121,比去年進步2名,在兩岸三地華人地區蟬聯第一,臺大表示,今年能小幅提升名次,主要在於教育部提供5年5百億頂大計畫,及國科會科研計畫等各項經費補助,還有校內師生持續不斷努力的成果。
上海交大公布2012年世界大學排名結果,美國哈佛大學連續10年位居榜首,前20名都是美國學校的天下,只有3所非美國大學,包括:排名第5的英國劍橋大學、排名第10的牛津大學及排名20的日本東京大學,兩岸三地當中,臺大排名第121名,比去年進步2名,對此,臺大秘書室秘書李奕萱表示,排名結果比去年進步,顯示臺大各項指標持續且穩定成長,主要原因可能是5年5百億元計畫、國科會科研計畫等各項經費補助,及校內師生持續努力的成果。
在今年上海交大世界大學排名,歐洲大陸排名最高的是第23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臺灣名列500大的除了臺大外,還有成功大學(201-300)、清華大學(201-300)、長庚大學(301-400)、交通大學(301-400)、中國醫藥大學(401-500)、國立中央大學(401-500)、國立中山大學(401-500)和國立陽明大學(401-500)等8所學校,中國大陸則有28所大學名列500大,其中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都名列151-200名,香港則有5所大學進入前500大,包括: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都名列151-200名

2012年8月8日 星期三

大陸中外合作辦學 小心假學歷


       大陸大學興起中外合作辦學,畢業可以領到中外大學兩張畢業証書,教育部提醒廣大考生選擇就讀中外合作辦學應了解學歷是否認可,以免上當受騙。
     大陸教育部提醒考生,選擇就讀中外合作辦學應注意選擇經教育行政部門審批設立的學校,了解所頒發的學歷學位證書情況,以免上當受騙,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大陸大學興起中外合作辦學,畢業可以領到中外大學兩張畢業証書,受到家長喜愛,新華網報導,目前,正值全國普通高校招生錄取階段,教育部提醒廣大考生選擇就讀中外合作辦學應了解學歷是否認可。並注意以下事項:
     一 要選擇經教育行政部門審批設立的中外合作機構或項目,以免上當受騙,遭受不必要的損失。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工作信息平臺(www.crs.jsj.edu.cn)、教育部網站、教育部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www.jsj.edu.cn)已公布「經教育部審批和復核的本科以上層次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及項目(包括內地與港澳臺地區合作辦學機構與項目)名單」,考生可通過登陸以上網站查看相關信息,確認所選擇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與項目是否合法。
     二 要認真了解所頒發的學歷學位證書情況。按照規定,頒發中國高等學校學歷學位或頒發中外雙方學歷學位的,中外合作辦學招生必須納入國家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計劃;只頒發境外學位證書的,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在審批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及項目時同時核定了相應的招生計劃數。
     網路訊息查詢求證
     另外,從2011年12月1日起,教育部已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工作信息平臺上開通了本科以上層次中外合作辦學頒發境外學位證書認證註冊信息查詢系統。就讀頒發境外學位證書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項目學生,可在入學一個月後憑本人姓名、身份證號碼查詢所獲境外學位證書認證註冊信息。如屆時查不到本人的相關信息,則所獲境外學位證書將不予認證。
資料來源:旺報

大陸大學獎學金好申請嗎?


        大陸大學學費大約是台灣的一半,以北京大學為例,本科一年5000元(人民幣,下同),碩士1萬元至1萬3500元,博士1萬5000元。藝術、金融科系較貴,各校費用不同。
     獎學金方面,大陸教育部2006年起發放「港澳台學生獎學金(台灣獎學金)」,本專科學生一等獎1000名,每年4000元;二等獎1500名,每年3000元;三等獎2600名,每年2000元。
     碩士生一等獎50名,每年6000元;二等獎200名,每年4000元;三等獎400名,每年3000元。博士生一等獎30名,每年8000元;二等獎60名,每年6000元;三等獎100名,每年4000元。
     上海中醫藥大學本科生綜合獎學金,申請條件是:文化素質6分、平均積點達到2.5,且必須是正式學生身分。一等獎5000元,二等獎3500元,三等獎2000元,名額分別是正式學生人數的2%、10%、30%。
     一位上海中醫藥台生表示,還沒來讀書前聽到風聲說「大陸獎學金很好拿」,但其實沒有想像容易,還是要下苦功。
     北京大學特有的「學業獎學金」,不限大陸學生或港澳台學生均可領取,北京大學兩岸文化交流協會主席羅海芸就曾獲得2010年北大學業獎學金。
     北大學業獎學金博士生有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名額「覆蓋率100%」統統有獎,用意是激勵學習、解決研究生生活後顧之憂;金額分別是每年3萬9000元、3萬3000元、2萬7000元。
     碩士生除了社科學院9成可拿獎,其他都是100%有獎,兩年制分每年2萬7900元、2萬3100元、1萬3500元3種等級,三年制分每年2萬4400元、1萬9600元、1萬元3種等級。
     北大金額最高的獎學金是校長獎學金,博士生是一年5.1萬元,可領到畢業,但每年須通過「中期審核」,通過才能獲得下一學年校長獎學金,最高可領5年25.5萬元。
資料來源:旺報